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04/27景德镇市委书记推动产业升级 要让传统陶瓷焕发
- 04/18陶瓷上的书法传奇,景德镇的你了解吗?
- 04/02胡雪梅任景德镇市委副书记,提名为市长候选人
- 03/25平度市仁兆庄户学院盆景葡萄上市 为乡村振兴开
- 03/25景德镇市委原书记钟志生出任江西省人社厅党组
陶瓷上的书法传奇,景德镇的你了解吗?
欢迎大家阅读“景德镇南河公安”。如果您喜欢本发布的文章,还可左上角关注我的,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。
书法之美,在于它能与各种材质相容;宣纸的韧而可润、光而不滑,让笔墨清晰饱满、浓中有淡;绢布的柔软细密、色泽亮丽,让字迹肌理可见、格调高雅;而书法与陶瓷的邂逅,则是一场泥、火与“墨”的艺术碰撞。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---陶瓷书法”代表性传承人朱丹忱与陶瓷书法的相识始于热爱,之后便是几十年笔耕不辍。他说,走上书法之路,既是时代使然,也是命运使然,仿佛这背后有着一个悠长的故事,而这个故事萦绕了他的一生。
01
泥、火与墨的艺术碰撞
对于很多人而言,一个人一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,在他懵懂的少年时代可能就已经埋下伏笔,他往往是从一个朴素的开篇续写出一个漫长的故事,从而构成这个人的核心的生涯。
朱丹忱生长于景德镇,父亲又是一位陶瓷书法匠人(其生前系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研室陶瓷书法艺师),在父亲的言传身教和景德镇陶瓷文化氛围的熏陶下,朱丹忱自幼喜爱书法,读小学时即学习颜柳楷书,可以说他初学汉字之时,就是学习书法的开始,读初中后,父亲给了他一整套材料,用于学习陶瓷书法,他这才开始学习陶瓷颜料的使用,并用瓷板写了《千字文》隶书作临习教材,之后更是与陶瓷书法结下了不解的情缘。
朱丹忱现场创作
“父亲从来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学习陶瓷书法,子承父业,父亲看出了我对陶瓷书法的喜爱后,才开始教导我。正是深入接触后才深知书法中的无穷魅力。”朱丹忱说。1974年,朱丹忱的父亲去世,家中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作为长子的朱丹忱身上,幸运的是他有机会能够顶替父亲名额去艺术瓷厂工作。1976年,子承父业的朱丹忱进了瓷厂,并在那里从事陶瓷书法工作10年,这期间得陶瓷书法老艺人徐献智的指导,受益匪浅。
在家中挑大梁的青年时代,朱丹忱格外珍惜这份工作,因为它不但能解决家庭困难的燃眉之急,同时又是自己的志趣所在。可以说,正是这种最初使他内心安定的独特情感,让他更是以同等的热忱与精力去回报这份职业所带来的能量,从而全身心投入到书法探索与创作中去。正因如此,朱丹忱深刻地领略了陶瓷书法“一画之间,变起伏于峰杪;一点之间,殊衄挫于毫芒”的独特艺术魅力。
朱丹忱介绍他的作品
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,瓷厂里徒弟只能跟着一位师傅学手艺,学成之后便也是一直从事着这一工艺。古人云:“画不可无诗,诗不可无书,书不可无印,四全即韵生。”在当时,陶瓷书法更多地用于写字、写款,在景德镇瓷画“诗情画意、字韵印趣”的准则里,陶瓷书法始终只是个“配角”,虽然有很多人觉得,在景德镇百花齐放的陶瓷艺术中不应该被这种的泾渭分明所局限,但却也很少有人有将书法作为“主角”进行创作。
朱丹忱在完成每天1500百字的任务之余,总觉得靠着翻阅父亲留下的写满了各种词句的笔记本与师傅的指导,在创作时少了点什么,终于让他等来了一个机会,也让他明白了缺少的是什么。
1985年,朱丹忱参加书画函授大学江西分校书法系学习,受到许多书法前辈指点,对传统书法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,次年,他以书法专业人才的身份被市文化局引进,调景德镇市群众艺术馆,筹办书画函大景德镇分校从事书法专业的研究和教育工作,其间他还兼任景德镇市少儿文艺学校书法教师。
在此期间,朱丹忱楷书习颜真卿《多宝塔碑》《麻姑仙坛记》,欧阳询《九成宫》及《张猛龙》北魏诸碑;行书学王羲之《兰亭序》;草书研王羲之《十七帖》、孙过庭《书谱》;隶书取《曹全碑》《华山碑》之意;篆书得《石鼓文》吴大徵之法;小楷则受钟绍京,赵孟《汲黯传》影响较深。这让他在之后的创作中更加地如鱼得水。
在经过书法艺术的拓展研究和实践后,朱丹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。由于他具有较深的书法功底,在陶瓷上用传统书法装饰,更是形式多样。他充分利用陶瓷色釉的材质美,采取多种表现手法,展现自我情趣,挥洒自如,运筹帷幄,或规整严谨,或自然潇洒,或清逸脱俗。
文章来源:《景德镇学院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jdzxyxb.cn/zonghexinwen/2021/0418/580.html